首页 佛经大全 放生仪轨 佛法人生 重庆放生 佛教故事 修行大全 放生回向 重庆放生 放生积福

佛法人生

静心何处非道场?心若安详,何处不禅意

来源:http://www.0755ok.cn 作者:重庆佛弟子官网 发布时间:2024-04-24
摘要:其实,道信禅师的言下之意是:人在哪里都可以安静,只要你的心是安静的,在哪里都一样,何必躲进深山无人处去寻静。菩提心是道场,因为真心没有虚妄。道信禅师问:"。道信禅

道场在哪里?

心若静,一切皆静。

11月17日中午,我们西方寺 "八戒精进念佛法会 "结束后,一位来自中国的戒子来向我请教,她说她是初学佛,很高兴有机会来香港参加八戒法会,因为是第一次来,所以对寺院和法会的各项活动特别感兴趣。但一到诵经打坐时,总觉得心里静不下来,东想西想,妄念纷飞,觉得很惭愧,所以特别让我教她一些安心打坐的方法,于是我就给她讲解了以下几点:

禅宗四祖道信禅师将法器传给五祖弘忍之后,独自云游四海,访道交友,帮助与佛教有缘的人。有一天,道信离开黄梅双峰山,独自乘小船顺江而下,来到了白下(即今天的南京所辖区域),他弃船上岸,走上牛头山玉器寺;这里风景秀丽,五色云雾笼罩着群山,古木参天,花草芬芳,清幽雅致。他步入山门,见寺内有一僧人,便问:"寺中可有僧人?" 和尚心中顿时不悦,心想:和尚都是和尚!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于是,他轻蔑地眯起眼睛,看着问话的老和尚,略带责备的语气说:"这里都是和尚!"

道信禅师只是淡淡一笑:"请问,哪位高僧修行最好?" 被问的僧人没有马上回答,但另一位年长的僧人听了,略一思索,便拍着大腿恍然大悟地说:"有!从这里往深山里走十里,有个叫法融的和尚,一个人住在那里。" 随后,老和尚详细介绍了此人的修行情况: "他整天坐禅,不理别人,也不起身打招呼,因此大家都叫他'懒容'。他打坐时,有人看到他向白猿献果,向鸟儿献花。你在找他吗?

"是的,我在找他。" 道信禅师顺着老和尚的指引去了,果然见到了 "懒融";道信禅师到了那里,"懒融 "对他视而不见,好像瞎子和聋子一样,稳坐不动,好像一座山。

道信禅师问:"你在干什么?

"我在观心。法融答道。

"心是谁?心是什么?道信禅师又问。

法融没有回答。之后,两人交换了法名。法融得知眼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道信禅师,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施礼,表示尊敬和钦佩。

此时,山中极为安静,道信禅师却故意问道:"还有什么地方能比这里更安静呢?" 法融并不明白道信禅师话中的意思,只是表达了平日独居茅屋所感悟到的安静,认为这里才是最安静的地方。

道信禅师浅笑着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

其实,道信禅师的言下之意是:人在哪里都可以安静,只要你的心是安静的,在哪里都一样,何必躲进深山无人处去寻静!

正如《维摩诘经.菩萨传》。正如《维摩诘经》第四品中所说:"何处不是修生道场?经云:"佛告童子光严:"往维摩诘所,探病去!" 光严对佛说:"我恐怕不能去维摩诘探病。" "为什么?" "我想起过去有一次,我走出维迦耶大城时,维摩诘进了城。" 我向他鞠躬,问道:"你从哪里来?" 他回答道:"我从道场来" 我问他:"道场在哪里?"

他回答说:"心直是道场,因为心直则外无虚妄,这是一切行为的根本;修心是道场,因为这样才能成就善行;深信是道场,因为这样才能增长善德;菩提心是道场,因为真心没有虚妄; 布施是道场,因为布施不求回报;持戒是道场,因为只有奉行这一志愿行动才能获得成就;忍辱是道场,因为慈悲一切被愚痴所缚、心中无碍的众生; 精进是道场,因为精进不退;禅定是道场,因为禅定能调伏自心,使其柔软;智慧是道场,因为智慧能使诸法无差别地现于心前;慈悲是道场,因为慈悲能平等地爱护一切众生; 善男子啊,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菩萨依六甘露教化众生,那么他所做的一切,举手投足都是道场,这样他就能住于佛法之中。

维摩诘以此传法,五百天人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

上面这段话可以说把 "道场 "的含义解释得太清楚、太透彻了!其实,"道场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 "心中",心不离物,物不离心,由物显理,由理悟心,所以,凡是谈事论理以修证悟道的地方,乃至聚会修证世间法的地方等等,都可以称为道场。

静心何处非道场?心若安详,何处不禅意

所谓 "心净则见净"、"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心净则佛土净"。(〈佛国品. 只要我们的心是清净的,走到哪里都是清净的,何必担心这 "妄心 "降伏不了呢?

于是,我回答这位戒子说:"你初学佛修行,不要担心不能静下心来潜心修道,要想坚定信念,只能发无上菩提之心,同时要 "以戒为师",时时刻刻在身、口、意三方面下功夫,所谓 "身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不邪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所谓 "身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所谓 "口四":不妄语、不恶口、不妄言: 不说假话,不说花言巧语,不说两舌,不说粗话;心的三个方面:不贪、不嗔、不痴,如此下定决心,改往修来,始终以 "学而时习之 "的态度自勉自励,久而久之,自然功夫纯熟,更上一层楼。


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佛经大全 | 放生仪轨 | 佛法人生 | 重庆放生鱼 | 佛教故事 | 修行大全 | 放生回向文 | 重庆放生地 | 放生积福

Copyright 2020-2034 放生佛学网 苏ICP备2022046001号-1 重庆放生地点_重庆放生哪里好_重庆哪里可以放生_重庆佛弟子官网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