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佛弟子官网

您的位置: 重庆放生 > 城市分站 >

盘锦福慧放生2023

2023-04-05 17:16 来源:未知

魏德东

编者按:2011年10月28日,重庆綦江第二届古剑论坛在重庆古剑山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魏德东在会上发表题为《养生贵养心生活即养生》的论文,他从禅师的心态和禅修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养生、养心与生活。依据维摩诘居士的教诲,烦恼众生,皆在病中。2500多年来,佛陀提供了无限的智慧,值得当代人谦卑地学习。一个以佛教智慧指导人生的人,将是没有烦恼,真正健康,最会养生的人。论文摘要如下:

佛教说“人身难得”,一个人来到世间,是多少因缘和合的结果!珍惜人生、爱惜人生、护生养生,可以说是每个人的本能诉求。

佛法说“人生是苦”,这是佛教对人生特质的基本判断,居于佛教“四圣谛”之首。如何将这苦的人生活出健康、活出快乐、活出价值与意义,是古往今来所有养生学的主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条件都有了巨大的改善,堪称百余年来的太平盛世。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的价值与尊严。养生这一古老的话题,既是个人的追求,又成为时代的命题。

依据佛教的道理,养生贵养心,生活即养生。本文从3个方面予以简述。

一、身心和合,心为身主。

依据佛教的观点,人之存在,乃5种元素的和合,称为五蕴和合而成。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色蕴指人的肉身,是组成人的物质载体,受指人的感受、想指人脑摄取外在物体、像照相一样形成印象,行指人的意向与行动,识是人的思维活动。在五蕴之中,色指人的物质载体,可以看作是身;受、想、行、识等四蕴说得都是人的精神方面,可以简称之为心。身心和合,构成了人的生命。

在身与心的关系中,佛教认为心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心为身主。《法句经》说“心为主使”,《华严经》说“一切唯心造”,唯识学讲“万法唯识所现”。依据佛教的道理,由物质的色身与精神的心识等两大部分组成的生命,心起到统帅的作用。屹立在天地之间的人,绝非行尸走肉,而是富于情感与意识,充满精神、理想、追求的有情。

二、身心不可分裂

认识到人是身心和合而成,心为身主,自然而然地,身心不可分裂。用现代科学的话说,精神健康、心灵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与前提。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有将疾病区分为虚病与实病的说法,而治疗中则有虚病实治、实病虚职的法则。虚病者,主要是精神疾病及其表现,如抑郁症、精神病等;而实病,则主要指器质性疾病。在当今社会,置身于现代化的压力之下,虚病与实病更加密不可分,如癌症、心脏病、胃病等等死亡率很高的疾病,其根源都与精神状况密切相关。更有一些社会精英,如官员、教授、企业家等,承受不了虚病与实病的折磨,选择自杀作为解脱的方法。近年来中国的自杀率一直名列世界前茅。

在这样的背景下,追求健康,养生成为全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与此相关的体育产业、养生产业也蓬勃发展。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保健、按摩、瑜伽、理疗、健身、太极拳、跑步……成为最显着的市井符号。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

与此同时,人们也感受到,尽管有那么多的人热衷养生,但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极度暴躁与不平之气。晨练的老人们在公共汽车上吵架是家常便饭,在篮球馆锻炼的人们会因琐事而引发拔刀杀人。这种割裂身心的所谓锻炼,除了增加野蛮之体力外,对于健康与养生有什么正面意义呢?没有心性的修炼,养生很可能就是害生。

三、养生贵在养心

心为身主,养生贵在养心。只有以健康的精神统帅身体,才能获得真正的身心健康。

如何才能养好心?依据佛教理论,最根本的,就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谓世界观,就是人对整个世界本质的看法。世界上有种种的世界观,最为合理的世界观,莫过于佛教的“缘起论”。佛教认为,整个世界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任何事物都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存在,没有永远不变的本质。对于世间的事物,无论善恶美丑,高低贵贱,都不应该执着。金钱、房产、权力、美色、声誉,都是好东西,都值得追求;但一旦执迷不悟,无不是烦恼与痛苦的根源。依据维摩诘居士的教诲,烦恼众生,皆在病中。

要真正养生,就需要参透世界的本性。2500多年来,佛教为此提供了无限的智慧,值得当代人谦卑地学习。一个以佛教智慧指导人生的人,将是没有烦恼,真正健康,最会养生的人。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生命本性、人生来龙去脉的看法。依据佛法,人生在世,无不自作自受、自力更生。从缘起性空的根本教义出发,佛教在人生观上主张因果报应论。因果者,行为及其影响也。若要有健康的身心,美好的人生,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好事、说好话、存好意,在身体、语言和意识等三方面修炼自己,以纯洁的心灵与道德的行为贯彻自己的日常生活,自然就广结善缘,精神愉快,身体健康。

在技术层面,佛教发展出林林总总的身心修养方法,都值得借鉴。坐禅、瑜伽、功夫、茶道,都是养生妙法。然而,依据禅宗的根本精神,搬柴运水,行住坐卧,都可为妙道。有了佛教思想的指导,生活自身就是养生。这才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李叔同为何要给犯错的学生鞠躬?

李叔同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那么他是怎么对待学生的错误的呢?学生犯了错,他不是立即当众进行指责,而是背后进行说服教育;更令人感动的是,批评完了,还要给对方鞠一个躬,做人做到这种境界,真的太难能可贵了。

丰子恺先生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弟子,法师去世后,他曾写过多篇怀念法师的文章,深情地记述了法师生前的一些生活细节,从而使我们得以通过这些细节进一步了解法师的为人品性和精神风貌。

一次音乐课上,法师教大家唱歌,学生们便随着法师一起唱,但有一个学生,他并没有唱歌,而是在低着头看一本与授课内容毫无关联的书,法师看到以后,并没有立刻责备他,而是等到下课的时候,当学生们都向外走的时候,他用很轻的声音说:“某某同学等一等出去。”于是那位同学就留下来,等到其他同学都出去了,法师用和气而又不失严肃的语气对他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然后向那个同学微微鞠了一个躬,那位同学深感愧疚,向法师承认了错误,从那以后,再上课的时候,他就认真听讲,不看课外书了。

还有一回,下课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走出教室,他随手关门,但由于用力太重,发出了很大的声音。当他走出了数十步以后,法师便跟了出去,叫住了他,用和气的口气对他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然后对他鞠了一躬,回到教室,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上了。那位同学很自责,以后每次进出教室,都轻轻地关门。

面对学生的错误,不是立即当众进行指责,而是想到照顾他们的面子,背后进行说服教育;即使是指责,也不是劈头盖脸地呵斥责骂,而是用和气的语调指出错误所在;更令人感动的是,批评完了,还要给对方鞠一个躬,做人做到这种境界,真的太难能可贵了。每个人的一生,其实都是由一件件不经意的小事组成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涵养品行与内心境界。法师的两次鞠躬,让我们看到他在小事上也一丝不苟的精神品质,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让人心向往之的大师的境界。

标签: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