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佛弟子官网

您的位置: 重庆放生 > 城市分站 >

马鞍山他们放生去哪个地方

2023-04-13 13:52 来源:未知

学诚法师:大智度论阅读笔记 第二十六卷(上)

  大智度论初品中十八不共法释论第四十一(卷第二十六)

  十八不共法者:

  一者、诸佛身无失;二者、口无失;三者、念无失;四者、无异想;五者、无不定心;六者、无不知已舍;七者、欲无减;八者、精进无减;九者、念无减;十者、慧无减;十一者、解脱无减;十二者、解脱知见无减;十三者、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者、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者、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者、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者、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者、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前面十力四无所畏及四无碍智共十八,

  问曰:是三十六法,皆是佛法,何以故独以十八为不共?

  答曰:前十八中,声闻、辟支佛有分,于后十八中无分。如舍利弗能分别诸法,畅演一句,通达无碍,佛赞言善通法性;阿泥卢豆天眼第一,如是等诸声闻皆有分。于四无所畏有分者,如佛说弟子中能师子吼,第一宾徒罗叵罗埵逝;舍利弗亦自誓言,我七日七夜,能演畅一义,令无穷尽。四分别慧,诸阿罗汉:舍利弗、目揵连、富楼那、阿难、迦栴延等,亦知是义,名字、语言、乐说。以是故,前十八不名不共。

  详解十八不共法:

  问曰:何以故佛无身失,无口失?

  答曰:佛于无量阿僧祇劫来持戒清净故,身、口业无失;余诸阿罗汉如舍利弗等,极多六十劫,不久习戒故有失。佛无量阿僧祇劫,集诸清净戒成就故,常行甚深禅定故,得一切微妙智慧故,善修大悲心故,无有失。

  复次,佛拔诸罪根因缘故,无有失。罪根本因缘有四种:一者、贪欲因缘;二者、瞋恚因缘;三者、怖畏因缘;四者、愚痴因缘;是罪根因缘及习皆已拔。阿罗汉、辟支佛虽拔罪因缘,习不尽故,或时有失。佛于一切法中,遍满智慧常成就故;若不知,故有失。如舍利弗与五百比丘游行至一空寺宿,是时说戒日,不知内界、外界事,白佛;佛言:住处乃至一宿,弃舍则无界。又异时,舍利弗、目揵连,将五百比丘还时,高声大声故,佛驱遣令出,是为口失。又如舍利弗不知等食法,佛言:食不净食!如是等身、口有失。佛诸烦恼习尽故,无如是失。

  复次,佛一切身、口业,随智慧行故,身无失,口无失。如是等种种因缘故,身无失,口无失。

  念无失者,四念处心长夜善修故;善修甚深禅定,心不散乱故;善断欲爱及法爱,诸法中心无着故;得第一心安隐处故。若心懅怱怱,念有忘失;佛心无得失,以是故无失。

  复次,佛宿命通、明、力,三种庄严念故,念则成就无失,念多在过去用故。

  复次,念根力无边无尽故,念无失。复次,佛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故,念无失;一一念随意行故。如是等名为念无失。如天问经中说:

  何人无过失?  何人不失念?

  何人常一心?  应作者能作。

  正知一切法,  一切障得脱,

  诸功德成就,  唯有佛一人!

  无异想者,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近异想;是贵可为说是贱不可为说。如日出普照万物,佛大悲光明,一切怜愍等度:恭敬者、不恭敬者,怨、亲,贵、贱,一切悉等。如客除粪人,名尼陀,佛化度之,得大阿罗汉。亦如德护居士,火坑毒饭,欲以害佛,即以其日除其三毒,灭邪见火。如是等无有异想。

  复次,佛于舍利弗、弥勒菩萨等,顺佛法行亦不爱;提婆达多、富罗那外道、六师邪见等亦不憎。是为佛于无量阿僧祇劫修熏心故,是众生中宝,如真金不可令异。

  复次,佛以佛眼一日一夜各三时,观一切众生谁可度者,无令失时;等观众生故,无有异想。复次,佛种种因缘赞善法,种种因缘呵不善法;亦于善于恶心无增减,但为度众生故有是分别,是为无有异想。

  复次,如一切不行经中说:佛观一切众生如己身,所作已办,无始、无中、无终,是名无异想。

  复次,佛观一切众生及诸法,从本已来至不生不灭,常清净如涅槃,是名无异想。

  复次,不二入法门是诸法实相门;异相即是二法,二法即是邪道。佛是无诳法人,不应行诳法,常行不二入法门;诳法即是异相,如是等名无异想。

  无不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得好照,以是故,说佛无不定心。

  问曰:定名从未到地,乃至灭尽定;入此定中,不能起身业、口业;佛若常定无不定心者,云何得游行诸国,具四威仪,为大众种种因缘譬喻说法?如是事,欲界系心及梵世不入定,可有是事!

  答曰:无不定心者,有种种义。定名常摄心善法中住,佛于诸法实相中定,不退不失,是名无不定心。

  复次,欲界中有定,入是定中可说法;以是故,阿毘昙中说欲界系四圣种、四念处、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无诤三昧、愿智、四无碍智,有如是等妙功德;佛入欲界中定故,名无不定心。诸声闻、辟支佛从定起,若入无记心,若入善心,或退入垢心;佛从定起,入欲界定,初无散乱心时,以是故名无不定心。

  复次,如声闻法,化人说法,化主不说;化主说,化人不说;佛则不尔,化主、化人化主俱能说法。定心亦应异:声闻入定则无说;佛在定亦能说法,亦能游行。如密迹经心密中说:诸佛心常在定中,心亦应说法。

  复次,散乱心法,诸结使,疑、悔、等,佛皆无;阿罗汉虽无四谛中疑,一切法中处处有疑;佛于一切法中常定无疑,无不定智慧故。

  复次,声闻有诸烦恼习气故,有退法故散乱;佛于一切智处中,智满故无乱。如瓶中水满,则无声无动。

  复次,唯佛一人名不诳法,三坚固人中最上,苦乐心不异。一相异相,生灭相,断常相,来去相;如是等诸法相,皆是诳法,虚妄和合作法故。佛安立于诸法实相中故,心无不定,无不定故心不异。

  复次,五种不可思议法中,佛最不可思议。是十八不共法,是佛甚深藏,谁能思议者!以是故,佛无不定心,事必当尔。佛虽常入定,无觉观麁心。有不可思议智慧故,亦能说法。譬如天乐,随天所好,种种声应,是亦无心,亦无识法,以诸天福德因缘故。有是如天乐无心无识而能应物,何况佛有心而不说法,以是故说佛无不定心。

  无不知已舍者,众生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生瞋,乐受生爱,不苦不乐受生愚痴。是三种受:苦受生苦,住苦灭乐;乐受生乐,住乐灭苦;不苦不乐受,不知为苦,不知为乐。余人钝根故,多觉苦受、乐受,于不苦不乐受中,不觉不知而有舍心,是为痴使所使。佛于不苦不乐受中知觉生时、觉住时、觉灭时,以是故,言佛无不知已舍心。

  问曰:此中何等为舍?不苦不乐即是舍耶?为七觉中舍,四无量心中舍名为舍?

  答曰:不苦不乐即是舍,二处舍亦是舍,何以故?余人于不苦不乐受中,不觉念念中生时、住时、灭时、久远乃觉,佛念念中尽皆了知。七觉中舍,若心正等不没不掉,是时应舍;若没时行精进想,若掉时行摄心想。诸声闻、辟支佛,或时错摄心,掉心未平等便舍;佛于念念心中,麁细深浅无不悉知,知已而舍。

  问曰:若尔者,佛何以为难陀说,告诸比丘:难陀诸受生时觉,住时觉,灭时觉,诸想诸觉亦如是?

  答曰:觉有二种:一者、觉心中。苦受生知苦受生,苦受住知苦受住,苦受灭知苦受灭;乐受生知乐受生,乐受住知乐受住,乐受灭知乐受灭;不苦不乐受亦如是。但能知是总相,不能别相知。二者、念念中苦、乐、不苦不乐受中,悉觉悉知;念念中心数法,无不知而过,以是故,说佛无不知已舍。

  复次,佛或时舍众生,入甚深禅定,一月二月。有人疑佛为度众生故出世,何以故常入定?佛言:我种种因缘知故舍,非是无知已舍。

  问曰:何等是知已舍因缘?

  答曰:于大众中疲厌故小息。

  复次,佛世世常爱远离行;若菩萨在母胎,母亦乐远离行,去城四十里,岚鞞尼林中生;得道时,沤楼频螺林中,独在树下成佛;初转*轮时,亦在仙人住处鹿林中;入涅槃时,在娑罗林双树下。长夜乐行远离,以是故佛入禅定。

  复次,佛常舍心成就,故入禅定。复次,佛远离愦闹及杂语处,亦自观诸佛功德藏,亦受第一清净乐,故入禅定。

  复次,佛说法已,常教诸比丘当坐禅,无令后悔。口之所说,身亦自行,故入禅定。

  复次,厌恶供养故,知众生应得度者,入禅定作化人往度。

  复次,有众生定少慧多者,身示行禅以教化之。

  复次,有人常见佛生厌想故,小远离令其饥虚故。

  复次,佛欲为诸天说法,故在闲静处。

  复次,佛为后世作法故坐禅。又佛自转*轮已,以事付弟子故,入禅定。

  复次,现二种道摄众生故:一者、禅定;二者、智慧。佛在大众说法,为现智慧;静处摄心,为现禅定。

  复次,众生于六尘中三种行:见好色生喜乐,见恶色生忧苦,见不苦不乐色生舍心,乃至法亦如是。佛于六尘中自在:于喜乐、苦处能生舍心,如圣如意中说。如是等种种因缘故入禅定,非不知已舍。

  欲无减者,佛知善法恩故,常欲集诸善法故,欲无减。修习诸善法,心无厌足故,欲无减。譬如一长老比丘目闇,自缝僧伽梨,针纴脱;语诸人言:谁乐欲福德者?为我纴针!尔时,佛现其前语言:我是乐欲福德无厌足人,持汝针来!是比丘斐亹见佛光明,又识佛音声,白佛言:佛无量功德海,皆尽其边底,云何无厌足?佛告比丘:功德果报甚深,无有如我知恩分者;我虽复尽其边底,我本以欲心无厌足故得佛,是故今犹不息;虽更无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诸天世人惊悟,佛于功德尚无厌足,何况余人!佛为比丘说法,是时肉眼即明,慧眼成就。

  问曰:如佛甞,断一切善法中欲,今云何言欲无减?

  答曰:言断一切善法中欲者,是未得欲得,得已欲增,佛无如是欲;佛一切功德具足,无不得者亦无增益。今言欲者,如先说:佛虽具得一切功德,欲心犹不息。譬如马宝,虽到至处,去心不息,至死不已;佛宝亦如是。又如劫尽大火,烧三千大千世界悉尽,火势故不息;佛智慧火亦如是,烧一切烦恼照诸法已,智慧相应欲亦不尽。复次,佛虽一切善法功德满足,众生未尽故欲度不息。

  佛陀涅槃的原因:

  问曰:若佛欲度众生未息,何以入涅槃?

  答曰:度众生有二种:或有现前得度;或有灭后得度。如法华经中说:药师为诸子合药,与之而舍,是故入涅槃。复次,有众生钝根德薄故,不能成大事,但可种福德因缘,是故入涅槃。

  问曰:佛灭度后,亦有得阿罗汉者,何以言但可种福德因缘?

  答曰:虽有得阿罗汉者,少不足言;如佛一说法时,十方无量阿僧祇众生得道,佛灭度后不尔。譬如大国征伐,虽少有所得,不名为得。以是故,虽众生未尽而入涅槃。复次,摩诃衍首楞严经中说:佛于庄严世界,寿七百阿僧祇劫,度脱众生。以是故,说佛欲无减。

  复次,佛为度众生故,舍甚深禅定乐,种种身、种种语言、种种方便力度脱众生。或时遇恶险道;或时食恶食;或时受寒热;或时值诸邪难闻,恶口骂詈,忍受不厌。佛世尊虽于诸法中自在,而行是事,不生懈怠。如佛度众生已,于萨罗林中双树下卧。梵志须跋陀语阿难:我闻一切智人,今夜当灭度,我欲见佛!阿难止之言:佛为众人广说法,疲极!佛遥闻之,告阿难:听须跋陀入,是我末后弟子!须跋陀得入,问佛所疑,佛随意说法,断疑得道,先佛入无余涅槃。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甚为希有!乃至末后怜愍外道梵志,而共语言。佛言:我非但今世末后度,先世未得道时亦末后度。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大林树,多诸禽兽,野火来烧,三边俱起,唯有一边而隔一水,众兽穷逼,逃命无地。我尔时为大身多力鹿,以前脚跨一岸,以后脚距一岸,令众兽蹈背上而渡;皮肉尽坏,以慈愍力,忍之至死。最后一兔来,气力已竭,自强努力,忍令得过;过已背折,堕水而死!如是久有非但今也。前得度者,今诸弟子;最后一兔,须跋陀是。佛世世乐行精进,今犹不息,是故言精进无减。

  念无减者,于三世诸佛法,一切智慧相应故,念满足无减。

  问曰;先已说念无失,今复说念无减;念无失、念无减,为一、为异?若一,今何以重说?若异,有何差别?

  答曰:失念名误错;减名不及。失念,名威仪俯仰、去来法中失念;无减,名住禅定神通,念过去、现在世通达无碍。

  问曰:何以故念无减独是佛法?

  答曰:声闻、辟支佛,善修四念处故念牢固;念虽牢固,犹亦减少,碍不通达。如宿命智力中说:声闻、辟支佛,念宿命极多八万劫,于广有减;亦于见谛道中,不能念念分别。佛于念念中皆分别三相,佛心无有一法而不念者,以是故,独佛有念无减。

  复次,宿命智力随念知,佛于是中有力,声闻、辟支佛尚无是念力,何况余人!复次,佛以一切智无碍解脱守护念,是故无减。如是等因缘故,佛念无减。

  慧无减者,佛得一切智慧故,慧无减。三世智慧无碍故,慧无减。

  复次,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成就故,慧无减。

  复次,譬如酥油丰饶,灯炷清净,光明亦盛。佛亦如是,三昧王等诸三昧禅定油,念无减清净炷,是因缘故,慧光明无量无减。

  复次,从初发心无量阿僧祇劫,集一切智慧故,深心为法故,头目髓脑,悉舍内外所有而布施;入火投山,剥皮钉身,如是等无苦不受故,一心为集智慧故,慧无减。

  复次,佛智慧以一切功德:持戒、禅定等助成故,慧无减。复次,世世求一切经书,世俗法,佛法,麁细,善不善,悉皆学知故,慧无减。

  复次,从十方无量诸佛所,闻法读诵,思惟修习,问难故,慧无减。复次,为一切众生故,为增益一切善法故,破一切处无明故,慧无减。

  复次,是智慧实知诸法相不生不灭,不净不垢,无作无行;不分别是智非智,知诸法一等,清净如虚空,无染无着;不以二法故得不二入法相,不二入法相无量无边,以是故慧无减。如是等种种因缘,慧无减。

  解脱无减者,解脱有二种:有为解脱,无为解脱。有为解脱,名无漏智慧相应解脱;无为解脱,名一切烦恼习都尽无余。佛于二解脱无减,何以故?声闻、辟支佛智慧不大利故,烦恼不悉尽故,智慧有减;佛智慧第一利故,烦恼习永尽无余故,解脱无减。

  复次,如漏尽力中说,佛与声闻解脱有差别。佛得漏尽力故,解脱无减;二乘无力故有减。解脱知见无减者,佛于诸解脱中,智慧无量无边清净故,名解脱知见无减。

  问曰:佛一切法中无减,何以故但六事中无减?

  答曰:一切自利他利中,四事能具足:欲求一切善法之根本;精进,能行;念,能守护,如守门人,善者听入,恶者遮;慧,照一切法门,断一切烦恼。用是四法,事得成办。是四法果报有二种:一者、解脱;二者、解脱知见。解脱义如先说。解脱知见者,固是解脱知见,知是二种解脱相:有为、无为解脱。知诸解脱相,所谓时解脱,不时解脱;慧解脱,俱解脱;坏解脱,不坏解脱;八解脱,不可思议解脱,无碍解脱等。分别诸解脱相,牢固不牢固,是名解脱知见无减。如念佛中,佛成就五无学众。解脱知见众此中应广说。

一位亿万富翁的学佛心路——千金散去品佛味

世人多喜追逐财色名食,不惜一生为之牵肠挂肚。也有些人虽然前世善业果报现前,但他却能不贪今世之富贵,而将之再运用到广泛的慈济利民之善举上来。结果福报反而愈发增上,并为来生做好了积极的准备。有智慧之人就是这样从长远角度考虑,力图使人生进入一种良性循环。圆波就是这样的一种人。

  记得二○○○年五月我去广东江门市时就住在圆波家。他家的别墅坐落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下,整个山谷充满鸟语花香,闲云流水相互唱和、俯仰,真真切切是一个禅修的绝佳去处。在这里呆了几天,其间圆波向佛学院汉僧经堂捐助了一百万元善款。拿到一大箱满满的人民币后,我在内心真的很随喜他的这一功德。不过与他相处的这么多天中,我最随喜的还是在他家的阳台上,他所讲述给我的他的学佛经历。这种向上、向善、向最究竟的去处攀登不息的努力,才是让我最感欣慰的。

  我学佛的境界并不高,但我总愿把我体会到的佛法美味与世人共享。这小小佛味在我是很值得珍惜的人生境况的提升,于别人恐怕也不无裨益。当越来越多的人体味到这妙法滋味,并将之也和盘托出奉献给别的众生时,我想这世界恐怕也就即将归之为纳百川为一味的法海宝洲了。

  自小在香港长大的我出生于一个父母都务农的家庭里,家中有八个兄弟姊妹。我们这个家庭虽大,但却不是一个佛化家庭,八个兄妹当中,只有我和一个姐姐最终走上了学佛之道。父母的文化水平只有小学程度,自然无法给予子女正确的家庭教育。他们虽然烧香拜神,但对宗教却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信仰”的层次。他们拜庙的目的只是求个心安理得,当然也包括一些无知的祈求,因为他们认为一切都是“上天”所赐,当然需要礼拜各方天神。至于真正操纵人命运的因果规律,他们却一窍不通。

  幸好我还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中小学是在香港读完的,接着便到台湾读大学,念物理系。记得那时很迷数学与物理,但读起书来却读得异常痛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这方面的天分,一方面是觉得,不论用X、Y怎样推理,也无法得出关于宇宙的一个通用运动规律的公式来,更不用说用数学公式、物理定律去解答我日渐增多的对于人本身、社会本身的疑问了。那时我无有任何确定的宗教信仰,但感觉上似乎总对佛教多了一份关注、一份好感。上大三时有次偶然看报纸,忽然发现有一篇介绍广钦老和尚的文章,尽管很短,但它讲述的有关老和尚慈悲心切的点滴话语却长久地打动了我,看得我莫明其妙地流了很长时间的泪。当时的我太佩服在一个混浊不堪的社会里,一个老和尚能有如许的清洁悲心,于是不懂任何佛教仪轨、教义的我便在心里自觉自愿地“皈依”了他。

  大学毕业后返回香港,在新界的一所英文中学里任教,教授物理和数学。那时的我虽对广钦老和尚佩服得五体投地,但由于业缘所限吧,我却一直没有缘分得以深入佛法去真正闻思,思想认识上对佛法的甚深义理仍然处于无知状态。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一间书店里看到了冯冯居士的作品,就好像久已迟钝的心地突然被一把利刃划开一道口子一样,心间忽然闪过一道灵光,“为什么不把它们全买回去好好看一看呢?”等到逐一细看过这些书籍,我才算是慢慢对灵界、鬼神、六道轮回及佛门六通等现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一些基本教理,如四圣谛、十二因缘、真俗二谛、因果律、缘起性空等还是不明所以。因而在读《心经》、《金刚经》时,总是对空有之间的关系一头雾水。虽然如此,但冯冯居士的文章对一般普通大众而言,还是很具有启发性的。不久我终于请到了一本我钦敬已久的、早已在心中皈依过他的、广钦老和尚的开示语录,好像与他老人家特别有缘似的,我总觉得他说的话句句都印在我心里。他教导出家与在家二众修行的一些基本原则,实是所有修行人都不该错过的良训。特别是在读过这本开示录后,我自然而然地对因果律产生了定解。我觉得这就像天要下雨一样自然:为什么我对广钦老和尚情有独钟?如果不是前世积下这亲近之因,现在的亲近之果又何从得生?可叹自以为聪明睿智、远见卓识的人们,恰恰是大自然中最没有眼光的一群。我们可能连刚刚发生过的事都记不得,但我们却那么自信地认为我们没有眼见、没有记忆痕迹的前世、前世之因绝对不存在。老鹰能在三千米的高空发现地面的一只兔子,我们人类能吗?整天说眼见为实,戴上十副眼镜,你的眼见又有多远?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所以我从心底喜欢、敬爱广钦老和尚的情感,我想这因缘也许很久以前就已种下了。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就一定存在,我只是想说明这世上没有无因之果。

  打开了因果律这个结症,我的学佛之路平坦了许多。有了一定的闻思基础后,在一位法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禅修。我自己感觉之所以有了一些佛教理论知识并不能全部转为道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没有定力,些微的外部刺激都可以转换我的注意力。还要这么心随境转的话,恐怕当死神降临时就只能再次被业力所转了。再来人可于闹中取静,我想我还是静中求定吧。记得那时我常常带着我最喜欢的一条狗跑到一个僻静的山头,找块平坦的石块后就开始在上面“止观双运”起来。四周静悄悄的,小狗乖乖地卧在我的脚边。云在青天上、水绕山间流。闭上眼睛,你会感到心融化在蓝天里,万事万物竞自由,与你一点也不妨碍,整个境界空灵一片。每每打坐完毕,睁开眼睛再一次目击山下奔波不停的芸芸众生,我心里就一阵阵难过:什么时候大家都能静下心来一起体会心的平静与幽香啊?我真的是愿意以心香一缕供养所有众生。

  在那家英文学校工作了十余年后,为了将全部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修行上,并着手编写佛教普及读物以便与大众共享佛法甘霖,我主动辞去了教职,专一把佛法当成工作与生命的全部。可能我的前世所植善根比较深厚吧,这一世显现上的福报还比较大,无论是生活还是行善,所需的钱财倒是从未匮乏过。以前曾认为钱这个东西尽管不是精神富有的标志,但好歹也是养家糊口的必须。与佛法相濡以沫了这么多年后,却越发觉得如果不把千金散在能帮助众生启发灵智、脱离苦海的“刀刃”上,那这财富真的是一种不堪承受之重负。故而下定了万般不求、金银不为所累,但求了达心性并与众生同享佛法甘露的决心后,身心世界豁然通泰,于是便一门心思投入到闻思中来。越是深入经藏、越是定慧等持,我对佛法的殊胜也就感触越深。虽然我自己还不可能超越世间法,但十多年的学佛经历已足以使我以身心的全方位改观对佛法做出一个由衷的评论:它可以让我的生命无拘无束地自由绽放!

  由于编书的缘故,我经常往来于香港与内地的一些大城市之间。转的地方越多,越感到末法的悲哀:表面上看来,几乎每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有一批数量不少的信佛者。其实你问问他们,十有六七连五戒十善都不懂。他们往往是跑道场的最热心分子,东西南北经常都能看到他们成群结队的身影。对他们来说,跑道场、参加法会、拜见高僧活佛、举办佛事活动就像是赶庙会一般热闹。一些人拜佛进寺的理由很难与了生脱死挂上勾。我眼见身边许多念佛的人,一方面对这个五浊恶世如此贪恋,一方面又口口声声一口一个“阿弥陀佛”。因为这种缘故,故而清净的道场实在难觅。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九七年当我头一次听闻了色达喇荣佛学院的名字后,我就想无论如何我也要亲自去一趟这个地方。如果真是一个殊胜道场的话,本来就置身于末法时代的我,要是错过这段因缘,那就恐怕百千万劫也再难遇解脱胜缘了。下定了决心后,我便只身奔赴了只是儿时在上地理课时,从地图上了知的那一大片深褐色的高原。

  高山反应肯定多多少少有一点,但心灵的反应则让我永生难忘。不想说太多赞美学院的话,因为说得再多也难以打消有些人“眼见为实”的习惯,那就还是让他们去“实见”吧。我记得当我在到达学院的第一天晚上,按照惯例在打坐时,定中出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瑞相。当然我并不执着它们,而接下来在学院的闻思过程则让我猛然间回忆起宣化上人的一句话:只要我宣化在,就不允许末法存在。曾经对宣化上人的这句话总是做悲观理解的我,忽然对之迸发出强烈的信心。我在想:只要有佛学院在,这正法就能久住!只要有法王在,有许许多多的汉地、藏地乃至全世界的高僧大德在,这正法就能久住!只要有正信的佛教徒(包括我自己)存在,那就一定不允许末法存在!

  佛学院之行,让我对密法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对自己未来修行的方向也更加明确了。从学院回来后,我加紧了修持与编书的步伐,因为我想把更多、更新、更好的精彩法味介绍给大家。

  回想九五年我正式皈依佛门时发下的誓言,“生生世世不离上师三宝”,我就感到一个誓言的能否达成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了定解,否则都可以理解为是头脑一时发热的产物。从当初看广钦老和尚的事迹介绍到参访佛学院,我自己感觉自己正是在走着一条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自觉的学佛之路。选择、思考,再实践、再思考,当遥远的地平线上的第一道曙光渐渐演变成漫天飞动的辉煌云霞时,我终于见到了心中的那个目标在远方向我展示了她的全部灿烂图景。因而我才愿把全部的生命投入到一场尽管路途遥远,但决定获胜的竞技中。

  我无法表述佛法对我的惠泽与再造之恩,我也无法形容尽我所尝到的佛法滋味。就让我这小小的一滴佛味融入有缘者的心间,好让我们一同体会一种久已遗忘的来自心灵的感动!

  在舒心悦意的环境中,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画意诗情,一边听闻圆波的话语,我的心感受到了难得的一种轻松。几天的相处让我发觉圆波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修行上,他从不执着任何外在的声色名利。这一点让我感慨万千:贫穷的人在拼命聚敛财富,而有些富贵如圆波者却又把别人为之双目圆睁的钱财投入佛教事业。个中因果实在令人三思玩味。

  看到圆波我就想起了香港的佛学博士郭兆明,这个亿万富翁拥有十四家房地产公司,同时又因修有所成而荣任香港显密学会会长。他平时以粗茶淡饭为乐,所穿的衣服等行头价值不过一百元,在外人看来根本不配亿万富翁的身价。有空他就到广东、斯里兰卡等地大兴佛事、广捐善款,过着一个在家居士标准的佛化生活。他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人生在世应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为他人多做些有益的事。”想到这句话,我就想说,对郭兆明这样的亿万富翁而言,最大的财富不是拥有了钱财,而是拥有了将生命依托于佛法的智慧。

  圆波是不是亿万富翁我并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他也下定决心用全部生命去体证佛法真义。我很赞叹他的这种选择,因为钱财的确是身外之物,人生在世最应执取的是未来的生死趋向,为此我们就要广积资粮,但愿这福智双足能让我们轻松跨越无明与轮回的深壑险滩。

摘自 索达吉堪布 智海浪花

推荐阅读:

一位美术设计师的出家之路——在痛苦中觉醒

一位高校物理老师的出家之路——在求真的旅途上

一位四川大学硕士生的学佛之路——红蓝白的变奏

一位机关公务员的学佛之路——发现安详

一位纽约大学博士的学佛之路——还生命以本来面目

一位北大数学系学子的学佛之路——心路漫言

一位“首席代表”的学佛之路——富贵学佛

24岁女研究生学佛后的人生转变

一位女医生的出家之路:寻找偶然的答案

哲学引我入佛门

一位高校生化教师的出家之路——明明白白我的心

沈家桢博士谈在家人如何修行【六十年修学心得】

《十年一梦犹未觉》----一位留美博士的学佛感应

一位

大学副教授

的自述:四个月,真正认识了阿弥陀佛——震撼人心的修行日记

一位大三女生学佛的神奇经

一位女博士的神奇皈依佛之路

南京

大学

女博士的学佛心得

寂洁女士:一位女知识分子的学佛心路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前生的四个因果故事

从黑暗世界飞向光明世界的女孩【附真情震撼短信

一位女歌唱演员的出家之路:莫道女儿娇

一位律师的学佛心

台湾作家三毛魂归天国

一位女设计师的学佛心路——人到暮年方回首

一位海军中校的学佛心路

南京大学女博士的学佛心得

与神相遇的女孩,与爱相应的奇迹;【志者必读之唯美传奇】

寂静法师:心经+能量朗读=成长奇迹家长必看的教子秘法

索达吉湛布:一个女大学生的出家之路

一位大学校长跟梦老出家的心路历程:几生修得师徒缘

索达吉堪布:智海浪花—撞击灵魂 (一位教师的学佛经历)

此生未完成--一位知识分子经历生死之后的感悟

一个知识分子的因果试验:切记:要想真正富贵,就多做善事!

巴丹赤诚--北京电影学院--硕士 学佛经历

学佛随想--郑戈--英国South Bank University--硕士

【转】当代45位博士谈佛教

亲见不少奇事,让北大毕业的物理老教师开始学佛!

再 生——一博士的学佛体会

悲欣交集--李明豪--清华大学--博士学佛历

王维——吟诗的禅者

佛学彗星谭嗣同

李商隐的佛缘

金庸小说中的佛理禅机

丰子恺:劝君莫叹“佛无灵”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佛缘

梁启超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韩愈:从排佛到向佛的转变

鲁迅与佛教之缘

老舍:与佛文化的一世情缘

黄炎培的佛缘人生

学者叶圣陶的深厚佛缘(图文)

余秋雨:佛教的四大魅力光芒四射

金庸先生的皈依心路

古龙的佛缘:在感悟中创作

俞敏洪:如果没有家庭我会选择佛法

卧龙寺与青龙寺相遇吴道子与李商隐

被五浊世界绑架的诺奖得主;莫言的幸福在哪里?

莫言的幸福观与佛学有关

莫言的代表作品,诠释的是六道轮回!

一名自由画家的自述真实学佛之路

国学大师启功有神通,提前知晓别人死亡日期

启功口述历史(节选)——

弘一法师血书《华严经》的故事

弘一法师赠你的人生禅卷

原来这些歌词都是弘一大师创作的呀!

弘一法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弘一大师的断食日记及出家因

“第一神童”出家为僧是悲剧吗?

一位多情浪子曲折的学佛之路

富豪之子的出家之路:81亿美元留不住儿子出家的心

【视频】我的出家因缘——海涛法师(好感动)

传喜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最帅法师释明心的出家因缘

一位

大学

校长跟梦老出家的心路历程:几生修得师徒缘

揭密真实的玄奘与唐僧判若两

解密真实的法海与传说中的法海判若两人

标签: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