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佛弟子官网

您的位置: 重庆放生 > 城市分站 >

怀化哪儿有放生池子

2023-04-21 03:49 来源:未知

蔡礼旭答:

营造好的薰习环境

孩子没有志向,我们做父母的要反思,我们有没有在孩子的心里表现出有志向的态度?因为要培养孩子有志向,是要在父母、长者立志的环境中去薰习。我在高中念书的时候,对中文很惧怕,因为在念初中时,有一次老师发了一篇作文范本,让我们做参考。我的老师介绍这篇文章时说:“这篇作文的作者是我们初三的学生写的,她叫蔡蓉青,在同一个家庭里面教出来的孩子,语文程度为何如此悬殊?”我听了老师的话,真是无地自容,因为蔡蓉青是我的二姐。老师这么说,对我的内心是很大的冲击,从此我上国文课,头都抬不起来。所以,当老师的人不能用很犀利的言词对待学生,否则会伤害他们的自信心。

我从念初中起,就一直对语文没有信心。上了高中,有一次上课,我的老师叫着我的名字说:“蔡礼旭,你站起来,上国文课再打瞌睡,我就记你旷课。”确实在求学过程中,我的语文一直都不好,但是在学习古文当中,我对两篇文章的印象特别深刻,就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孔明的《出师表》。当我读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千古名句时,本来还不大清醒的我,突然立即感觉到眼前一片光明,但这个光明只有几十秒的时间就熄灭了。当我又读到孔明的《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眼前又放光明了,但还是几十秒又不见了。虽然这个光芒没有持续,但是我从此喜欢上了圣贤学问,所以在十多年之后,当我又重新学习圣贤之教时,真的是法喜充满。因此,当孩子没有志向的时候,做父母、做老师的就一定要营造机会,让孩子去薰习圣贤的风范,孩子才会有远大的志向。

我想,假如从小老师就把范仲淹的故事、孔明的故事告诉我,我今天的成就一定更加不同。我们都是在升学主义、应试教育之下长大的,愈读书心量愈狭窄。回想起求学的过程,看到同学考得比我们的分数高时,自己的内心就不舒服,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之下,把我们的心胸变小了。

在深圳有些孩子从小就读诵经典,他们在这种圣贤胸怀的氛围中薰习。有一天,老师问这些孩子说:“假如你有一亿元,你要做什么事情?”第一个,孩子说:“我要盖一间学校,让更多的人能得到圣贤的教诲。”第二个,孩子说:“我要盖一间医院,能让病苦的人得到好的医治。”第三个,孩子说:“我要成立一个电视台,能播放好的教育影响更多的人。”第四个,孩子说:“我以后要当蔡老师。”因为这个孩子六岁多的时候,我到深圳讲课,他常常都来听。有一位母亲听到她孩子的志向之后,也没有表现得很高兴,而是立刻问孩子:“你一定要有一亿的时候才能做这些事情吗?”让孩子去思考,是不是一定要等到有钱的时候才能做。接着母亲又说:“请问蔡老师有没有一亿?”孩子就明白了,很多事你当下觉得可以做的,就要立刻去做。所以,我们引导孩子立志,绝对不是让他的志向立得很遥远。我们会告诉他,你可以当下立志做个孝子,当下立志做个好学生,当下立志做个好公民,这些都是让孩子有个人生目标,他就会积极学习。

您的孩子有没有这样的志向?为什么这些孩子有这样的志向?环境的薰陶,环境的教育。因为他们的父母让孩子所接触到的,都是这些学习圣贤学问的长辈和小朋友,孩子们自然而然就有这样的志向。教育有言教、身教,还有环境的薰陶也很重要。

学习圣贤经典引导孩子见贤思齐

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习首重立志,所谓“学贵立志”。我们在海口主办教师课程,第一节课我们跟所有的老师共同立了一个志向,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常常在祈求世界和平,世界和平是个结果,要先种什么因?要在每个人的心中先种下仁爱思想的因。我们要把圣贤的仁爱思想观、圣贤的智慧承传给下一代。“开太平”是结果,“继绝学”是种因;为往圣继绝学,才能承先启后,要承先自己就要先学好。

有一位教小学五年级的老师,他有“继绝学”的使命,每天除了教书以外,还安排三个小时深入圣贤经典。每天早上他很早到教室,读诵《弟子规》、《孝经》。他的学生一进门,本来还拎着早餐准备坐着慢慢吃,当看到老师正襟危坐在读经时,学生们立刻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把经书拿起来跟着老师一起读诵。教育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由于他的用心,他们班的成绩还有礼貌都有很大的进步。校长看到以后问他:“你们班是如何教的,怎么会教得这样好?”老师跟校长说:“因为我请了数 百位古圣先贤来教我们的孩子。”

中国有一套书叫做《德育故事》,里面有七百多位圣哲人的故事,分为八个单元,就是“八德”,依据“孝、 、

忠、信、礼、义、廉、耻”而编纂出来的。他每天跟学生讲两、三个德育故事,这些孩子看了以后懂得见贤思齐。然后又以《弟子规》作为班规,学生犯错不需要老师开口,自己就知道错在哪一句。譬如在教室奔跑撞到椅子,学生会说什么?“宽转弯,勿触棱”、“事勿忙,忙多错”。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出现,会想到“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所以孩子懂得勇于认错,勇于改过,不会推诿,不会掩饰,也会想到“德有伤,贻亲羞”。

由于他们班上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又得到校长的肯定和重视,后来就邀请我们中心的老师去跟全校的老师做了两次演讲,我们也把《弟子规》发送到他们学校。所以,一个人立定志向要为往圣继绝学,他的影响力就会不断扩展,自我的要求就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位老师跟我们接触了半年时间,他就开始跟着我到中国大陆去演讲,把他的经验贡献给其他地区的老师跟家长。

当我们的下一代遇到事情都能提起《弟子规》的教诲,他这一生一定会过得很充实、很踏实,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力。为往圣继绝学,绝对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只要我们有这一念真心,而且真正发出来,就可以立志做到为往圣继绝学。这不是一句口号,是要从自己开始做起,如此才能带动孩子学习和落实,我们要时时处处做孩子的榜样,所以我们可以先立志做孩子们的好榜样。

除此之外,我们在家庭要立志做好父母,在公司要立志做好长官、好同事,在社会中要立志做好公民。有位老师坐公车,看到一位长者上来,他立刻站起来让座。结果接连有四个人让座,他看了很受感动,眼泪差点掉下来,由此他印证了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当我们有这分志向要去改善社会风气,相信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谨小慎微,会克制自己,我们的道德、学问也因立志而不断地提升。

我们在深圳面对的都是五、六岁的孩子,我们问孩子们,读书要做什么?他们的答案会很标准:“要做圣人!”他们说不做圣人,为何还要读书?他们在幼儿园外面时,一路上会争先恐后,做什么?捡垃圾。他们一看到垃圾就好像看到宝贝一样,觉得我可以为社会付出。刚好在路上遇到了一群下课的初中生,这些初中生手上拿着雪糕,边吃边丢垃圾。当他们突然看到一群小孩子在捡垃圾时,本来要丢垃圾突然停住,然后有一个初中生就对其他同学说:“我们别丢了,这么小的孩子都在捡。”这些小朋友的内心感觉到,原来我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影响社会,所以我立志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志向就好像人生的一个目标、一个终点,志立对了,这一生才不会白来一遭。

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净土念佛法门,属大乘圆教有门。即空明有,其修法多就事相发挥,包含世间,出世间二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就世间法而言,必须立身处世,敦品励行,作个正人君子,居心行事,无愧于天地,无怍于暗室。如此方能心与佛合,心与道合,方堪学佛入道。印光大师说: “为佛弟子,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如此行去,方为真佛弟子。若口虽念佛,心存不善,则与佛气分相反,不能得念佛之实益。”即此意也,

至于出世间法而言,无外乎发菩提心,信愿持名求生西方。印光大师说: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净土念佛法门之纲要”在《文钞》中,屡见如此开示学人。兹谨就大师一则殊胜开示而诠释之。以概其馀。

一,先列正文: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欲学佛道以脱凡俗若不注重于此四句,则如无根之木,期其茂盛,无翼之鸟,冀其高飞。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博地凡夫,欲于现在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则成无因欲得果,未种而思收获,万无得理。果能将此八句,通身荷担,决定可以生入对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文钞三编卷二。第四八八页复蔡契诚居士书三)

二,略释其义。

“闲邪存诚”

“闲”字,防范,禁止之义。 “邪”,乃正之反。谓不正当,不正派。凡不正当,不正派之居心行事。均目之为邪。属于防范,禁止之列,不使其有丝毫存怀。闲邪自然存诚.果能防闲邪僻之思,心中自然存有一团浑厚肃穆光明正大气象,这就是存诚的表露。闲邪存诚,即是儒书上所说的克已复礼工夫.若能克除心中邪僻之物欲,自然恢复本具之良知,德性.使居心行事,合乎礼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造作)。古云: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可见圣狂之分,在于罔念与克念之一念,若不能克念,则资质堪作圣者,亦可落成狂悖之徒。相反,若能克念,则原来狂悖之徒,亦可作贤作圣。是为闲邪存诚之大义也。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此二句,乃老生常谈,并无新意。但真正要作到,却也不易。昔白居易问鸟窠禅师: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童也会恁么道。”师曰:“三岁孩童虽道得,八十公公行不得”。可见这二句话,能浅能深,幸勿以浅显忽之。实则此二句,义本佛经,乃三世诸佛略戒经。何以见得?因为戒有止持与作持。 “诸恶莫作,”即止持。绝对禁作,否则便名犯戒; “众善奉行,”即作持。须如此作,若不作,亦名犯戒。比如杀生,属止持,。止而不作为持戒。放生,是作持。己有能力作到,见杀生而不去救赎,亦名犯戒。馀类推。而且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二句,在身三口四七支作到还不够,还须论心。要在起心动念上作到,才能算真正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印光大师说:“诸恶莫作二句,乃三世诸佛略之戒经。切勿浅视。当从举心动念处审察。若能推致其极,尚可以上成佛道,况其馀福慧果位乎哉!”

“欲学佛道以脱凡俗,若不注重于此四句,则如无根之木,期其盛茂,无翼之鸟,冀其高飞。”

大师此处以无根之木,无翼之鸟为喻,深明离此四句之不可也。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此两句明学佛之目的,在于了生死。而欲了生死,则非发菩提心不可也。须知我等生死凡夫,无量劫来,迷本净心,背觉合尘,于六尘境上,因贪嗔痴,造身口意种种恶业,无量无边。《普贤行愿品》说:“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由惑造业,因业感报,在六道轮回中头出头没,地狱,饿鬼,畜生诸趣,靡不经历。纵得人身,为时极少。由于宿习恶业种子所使,又复造业,再堕恶道。故知在三恶道时长,而上升人天时少也。言之堪痛。今日幸遇知识,得闻佛法,又遇能即生了生死之净土法门,决计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生西方,则可永脱生死轮回矣。但我有生死,我求出离。而一切众生,也有生死,亦有出离问题。彼等皆是我之宿世父母、眷属,我既知出离之道,何忍心于彼等仍在轮回中受痛苦煎熬,亦应开导彼等,同生西方,同脱生死。能发这种心,即名发菩提心。特别是净土念佛法门,发菩提心尤其重要。何以故?若不发自利利他之菩提心,唯为自己脱离娑婆之苦而求生极乐,则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众生之心不合,亦难感通之故。《往生论》说:“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是摄取众生生佛国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安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所以真为生死,必当发菩提心也。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此二句明念佛法门宗旨。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 “以信愿持名为宗。”持名即行。印光大师对真信切愿特别强调,认为是往生与否之关键所在。大师说: “无论工夫深浅,若具真信切愿,至诚称念,无一不往生者”有人力主念佛一心之说,大师颇不以为然。师云: “然念佛一法,注重在信愿行三法。只知念佛,而不生信发愿,纵得一心,也未必得往生。果然信愿真切,虽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往生。”大师又谆诫净业行人: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皆得往生。无信愿。即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地,步,亦难往生。以真证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实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则不必论。若但有工夫见此理,尚未实证。若无信愿,也难往生。”对于一些净业行人或有念佛工夫很浅,今生有恐不得往生之虑,印光大师则为我等保任云: “唯有念佛一法,若具真信切愿,志诚念佛,求生西方,纵有通身业力,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所谓带业往生者。一生西方,则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矣。”

至于 “持佛名号”如何用功?印光大师说: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大师又说: “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可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

总之, “敦伦尽分”四句,是修出世间法。 “真为生死”四句是出世间法。如车二轮,如鸟二翼,不可偏废,往生西方,才有保任。

此则殊胜开示,不啻往生津梁。普愿同修,互相策勉,依教奉行,庶几同登莲邦,同归正觉。

标签: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