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佛经大全 放生仪轨 佛法人生 重庆放生 佛教故事 修行大全 放生回向 重庆放生 放生积福

佛法人生

解码心灵奥秘:深入探讨唯识二十论的深层含义

来源:http://www.0755ok.cn 作者:重庆佛弟子官网 发布时间:2024-04-27
摘要:俗人执着心外有物,于是自他、人我、种种是非因缘而生,大圣真量现前,消除心中物分,故离颠倒,证大菩提,为大诸佛,知我人心识,为染净因果,化凡成圣之关键,学人其次,本

唯识二十论》摘要

序言

本文是我在汉藏教理院学习时,听雪松法师讲《唯识二十论》后,对法相唯识学的学习概要。当时,我还不到二十岁(约 1939 年)。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份手稿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我已经完全忘记了它。今年10月初,有一次我去罗汉寺藏经楼,查阅《五蕴论》参考资料,适前翰苑学生胜芳(现名叶君章)、同杰(现名陈文杰)两位老友,正在清理经典,同杰无意中把珍藏在书中的原稿递给我,说:"你看,这是你年轻时的大作。" 我读罢,看到是自己四十年前写的材料,异常惊喜!看到自己当年读书时的墨迹,唤起了多少回忆,不禁感慨万千。就像在废墟中重拾失落已久的珍珠,这是我当年求学时的粗陋之作,却是佛陀的教诲,难能可贵的真理,我的激动之情无以言表。从青年到现在,我吃了很多苦,在艰辛和挫折中,我始终觉得佛法的正见没有丢,"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的 1983年12月14日于重庆南岸慈云寺

唯识二十论》摘要

一、唯识的概括佛教中常说唯识,只讲主观心识,否定客观境界的存在。其实唯识并非驳斥外境,只是心外之境,仍承认心境的存在,五蕴唯识之色,即是唯物,其范围较一般唯物论为广大。何以知色不离识?曰:物无性,随心所变。心有异,则外境起,人有欲,则物需用;随欲则异,需用则异。心无欲,则淡泊超然;心无餍,则随心而化。俗人执着心外有物,于是自他、人我、种种是非因缘而生,大圣真量现前,消除心中物分,故离颠倒,证大菩提,为大诸佛,知我人心识,为染净因果,化凡成圣之关键,学人其次,本论的缘起与明印世亲菩萨,受其兄无著菩萨的感化,化小为大后,为破邪山,制作本论,为建正法幢,制作了三十唯识颂。本论重在破邪,不纯在立理,即所破即所立。本论内容,据欧阳渐居士《唯识讲记》赞云: "...... 妙义无边,方隅简秀"。

三、主要论点(一)依大乘教理立唯识大乘三界唯识,此为立宗也。唯在大乘,特显此论,虽十二缘起,三乘通教,即唯心也。于其秘解,此则显说,非其境界,则难知矣。楞伽经."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愚人不开辟,恐彼为我分别"。此义唯大乘菩萨能解,故特立之。华严经》中说:"三界唯心。"这是圣言建立唯识的尺度。虽有四种名相,体性相同,故曰唯心,意即唯识。积集唯心、思惟唯心、觉悟唯心、了达唯心,皆是唯心之用。圣严认为,第八称为心,第七称为意,前六称为识。谓心为心生体,恒与之相应。必盖外境,是生死本沉。内识生时,似有1984 年 2 月抄录自 重庆 南岸慈云寺


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佛经大全 | 放生仪轨 | 佛法人生 | 重庆放生鱼 | 佛教故事 | 修行大全 | 放生回向文 | 重庆放生地 | 放生积福

Copyright 2020-2034 放生佛学网 苏ICP备2022046001号-1 重庆放生地点_重庆放生哪里好_重庆哪里可以放生_重庆佛弟子官网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